close
曾昭旭老師~心性學與愛情學
1.愛能不能傳達出去,便是人的磨練,真正真誠的愛,不是一碰到問題便縮回去。而要經過嘗試—回應—反省—矯正—再嘗試的歷程
2.沒有表達的愛不是愛
3.一男一女相遇便是人生最大的冒險開始
4.感情問題到最後便是自尊問題,脆弱的自尊是傷害感情最大的殺手
5.只有健康的生命,人格獨立的生命,有根本自信的生命,才是開放的生命,才能夠去愛人。不能愛人表示他的生命不是健康的
6.感情是生命的本質,情緒是生命的表徵
7.心理學看愛情的角度只能在為情所傷時療傷
社會學看愛情的角度強調群體的幸福勝過個人的幸福
文學藝術家的角度只認浪漫的觸動為愛
上述三種角度談愛情都不夠
8.中國傳統心性學把自我排第一,要回歸自然,回歸自我,回歸家庭,家庭才是真實的生活,真誠的自我,回到家才是個人,上班不是個人,而是在角色扮演。感情才是生命的本體,真正的人生觀是把感情放第一,也就是把自我放第一,而最親密的感情就是愛情
9.真正基於百分百愛和關心的愛情,是不需要承諾,是百分百自由的(老莊強調生命的自由,儒家是在生命自由的前提下去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)
10.真誠的面對自己(忠),無私地對待他人(恕)
真我與真愛二者:當你能夠去愛人,你婢定要先擁有真我,能夠去愛人才能證明擁有真我,所以孔子選擇恕而非忠,恕可包含忠,忠是體、基礎,恕是用、圓滿
11.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,回過頭來疏通自己再去愛,愛要隘得著,愛才成立
12.惡的根源便是善,是善的扭曲變質
13.愛沒有理由原因,愛的發生就是原因目的,愛沒有意義,愛的本身就充滿意義
14.愛的原理
(1)超越面—天、道,愛情的本質原理(無私)
(2)主觀面—覺,真理在此呈現(心),發生原則(智慧、抉擇)
(3)客觀面—內聖外王,禮(信任、創造、意志、信念)
15.愛情的本質就示愛的本質,愛的本質就是無私,在眼前當下每一個機緣都做忠於自我的原則
1.愛能不能傳達出去,便是人的磨練,真正真誠的愛,不是一碰到問題便縮回去。而要經過嘗試—回應—反省—矯正—再嘗試的歷程
2.沒有表達的愛不是愛
3.一男一女相遇便是人生最大的冒險開始
4.感情問題到最後便是自尊問題,脆弱的自尊是傷害感情最大的殺手
5.只有健康的生命,人格獨立的生命,有根本自信的生命,才是開放的生命,才能夠去愛人。不能愛人表示他的生命不是健康的
6.感情是生命的本質,情緒是生命的表徵
7.心理學看愛情的角度只能在為情所傷時療傷
社會學看愛情的角度強調群體的幸福勝過個人的幸福
文學藝術家的角度只認浪漫的觸動為愛
上述三種角度談愛情都不夠
8.中國傳統心性學把自我排第一,要回歸自然,回歸自我,回歸家庭,家庭才是真實的生活,真誠的自我,回到家才是個人,上班不是個人,而是在角色扮演。感情才是生命的本體,真正的人生觀是把感情放第一,也就是把自我放第一,而最親密的感情就是愛情
9.真正基於百分百愛和關心的愛情,是不需要承諾,是百分百自由的(老莊強調生命的自由,儒家是在生命自由的前提下去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)
10.真誠的面對自己(忠),無私地對待他人(恕)
真我與真愛二者:當你能夠去愛人,你婢定要先擁有真我,能夠去愛人才能證明擁有真我,所以孔子選擇恕而非忠,恕可包含忠,忠是體、基礎,恕是用、圓滿
11.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,回過頭來疏通自己再去愛,愛要隘得著,愛才成立
12.惡的根源便是善,是善的扭曲變質
13.愛沒有理由原因,愛的發生就是原因目的,愛沒有意義,愛的本身就充滿意義
14.愛的原理
(1)超越面—天、道,愛情的本質原理(無私)
(2)主觀面—覺,真理在此呈現(心),發生原則(智慧、抉擇)
(3)客觀面—內聖外王,禮(信任、創造、意志、信念)
15.愛情的本質就示愛的本質,愛的本質就是無私,在眼前當下每一個機緣都做忠於自我的原則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