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吃蛋

社會風習,是人類生活的記錄烙印,中國歷史悠久,民族性比較固執保守,從飲食文化便能反映出來。幼時住在北京,凡進小館吃飯,長輩不准我跟堂倌搭訕,因為我曾講錯了話,犯了忌諱,挨過堂倌的白眼,回家母親又用雞毛撢子抽我。從此把吃小館視為畏途。

那天進了飯館。剛落座,堂倌笑問我:「小弟弟,你點什麼菜?」

「炒雞蛋。」

堂倌立刻把臉一沉:「沒這個菜。」

我瞧隔桌有一盤炒雞蛋,問:「那不就是——」

「那叫餾黃菜、攤黃菜,記住了吧?」堂倌擺著臭臉,告訴我,像我老師一樣。

老北京都知道「京菜」有餾黃菜、木須肉。木須肉是雞蛋、木耳、黃花菜炒肉絲;還有高湯甩果兒,那是蛋花湯。

寫到此處,您可能明白了吧。北京人忌諱說「雞蛋」這個詞彙。

北京歷經元、明、清三個朝代,共有六七百年歷史,太監的數目將近數萬,他們的勢力,深入北京每個角落。太監少時進宮以前,割去生殖器,最忌諱別人說「蛋」字,因為蛋者,睪丸也。既然太監伺候皇帝,他的身分水漲船高,士農工商黎民百姓必須伺候太監的喜怒顏色。你想,我要「炒雞蛋」,這是從歷史上太監的忌諱,演繹成北京的忌諱了。那個堂倌若是修養差,搧我兩耳光,還不是瞎子打了賣碗的——打了白打?

明朝作過宰相的張居正,拜謁太監馮保,投帖上自稱「晚生」。許多文武大臣見了太監劉瑾下跪者,十人就有八人。他們的勢力,權傾一時。你一個小土羔子,敢吃「炒雞蛋」,譏笑太監老爺沒有雞雞,是否活得不耐煩了?

【2007/11/28 聯合報】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lysnoopy 的頭像
flysnoopy

荷包蛋的憂愁與喜悅

flysn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