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顏淵→六.子張問明。子曰: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明也已矣。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遠也已矣。
「子張問明。」子張問明,如何明白?明白好不容易,明白的反義為迷惑顛倒,如何能明白。子張另外還問達,明是明,達是達,佛家云三明六通,佛才是達。

「子曰: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明也已矣。」愬即「訴」字。

譖、訴都是說話,差別就在「浸潤」「膚受」上。浸潤是水撒在地上,有溼處水就潤往那個地方,若是乾處水也不去潤。想說某人壞話,不明說,就是譖。

膚,皮膚,皮膚接受了。皮膚受多了,就要往心裡走,用很輕微的辦法說人壞說,例如有人問甲如何?對方不回答,但有表情,此表情就是譖。若只答某人不甚可靠,也不說他的壞話,就是愬,久之就往心裡走。說好人、壞人都有這種情形,你們必須多讀書,多辦事,多碰釘子,但是必須知道如何碰,下次必須全部改過,不可「好了瘡疤忘了痛」。所以這很難,必須有良師益友,經驗久了,遇事不是就不會疑惑了,而是與別人兩樣,一想即明白,別人來說「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」,在我們這裡不行,他就行不通。

http://haihui.ntcu.edu.tw/data/551/index.asp?t1=0&t2=12&t3=5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lysnoopy 的頭像
flysnoopy

荷包蛋的憂愁與喜悅

flysn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