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在PTT實習教師版看到Chilean版友分享的文章

記得之前大二時耳聞張子良老師之後將不再開詩經

本想和室友一起去旁聽張子良老師當時在大四開的詩經課

後來因為參與了其他活動而作罷

心裡一直覺得很可惜

這次在版上看到老師的語錄,覺得獲益良多,和大家分享囉

以下為Chilean版友分享的文章:

提醒:每個人一生中總會有面臨壓力與感到不安的時候,但千萬別輕易想不開,

也許事情沒那麼糟糕的!縱然暫處有陰暗面,也必然有光明面等待著你......

希望以下文章能給友朋一些啟發,,互勉加油打氣!!

起心動念,因緣造作,救人一命,功德無量,修行在修心,離心非修行.

負面思考的人,都會從不愉快的事件(adversity)中感受到「無助」,

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況,因此形成負面腳本的信仰(belief)。他們認為,

無論遇到什麼事情,到最後都會壞的後果(consequence),久而久之,

他就失去對事件的理性判斷,而用負面腳本做成負面決策。

但這時候,只要在思考路徑裡加入兩個步驟,分別是反駁(disputation)與

激勵(energizing),就可以將負面轉成正面思考。反駁意指,對自己預設的負面

腳本、負面決策進行反駁;激勵則指,強化自己轉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量。

請參考商業周刊第 974 期 > 正面思考的威力 by 鄭呈皇

[心得] 心靈勵志:張子良老師嘉言錄
序 :根據高師大92級學生 jila (moonwhale) 於 Thu May 26 20:58:47 2005 的說法:

猶記得張子良老師還說要我們永遠不放棄每一個學生,要點亮自己的螢光,每一次上詩經或

蘇辛詞總有一種如沐春風,幸福包圍的感覺,因為上了老師的課,記得他曾經說過的話,才

能保持著當老師的熱忱,還記得他那不算高大的身形,卻有著如此高亢宏亮的音喉,還有捧

著手寫的題目卷,都會先讚嘆一兩分鐘的字跡,那黑板上揮灑自如的揮毫如行雲流水的行

書,還有那畫的相當精準的地圖帶領著我們重返詩經的古樸時代,並看著臺上彷彿化身為蘇

東坡的老師,一首首詩詞,引領我們用如此深刻的角度來探討東坡的世界,總覺得老師是來

自宋代的文人,紮實的國學底子,堅定的性格,與足以擔當大任的勇氣。
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說過,他睡前都會看詩詞的書,看書看到睡著,而夢中全是詩詞

是多浪漫的文人情懷,感謝張子良老師,讓我覺得大學四年,有種值得的感覺,而他那種為

人師的熱情感染著我們,自己身為國文老師是多麼驕傲的事,儘管當老師的路途並沒有想像

中容易與順遂,我想以老師為楷模對象一輩子充實自己的國學,一輩子都為學生著想。盡力

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饋。



▲一個人活著如果要靠世俗,是虛假的──要靠自己。

▲ 人越了解自己,就愈能接納自己,也就愈能成就自己。

▲ 給人家感覺舒服是心的道德。

▲ 無用之用才是大用。

▲ 境隨心轉,境由心造:用什麼心看外面的色彩完全不同。

▲ 幸福篇:幸福不是某一個看得到的情境,是一種感覺:

   對未來有嚮往、目標。每天都有計畫,而忙又不會自己承受不了就是幸福。

   盡責是一種快樂,是一種幸福。發現值得追求的是最大的幸福:有所盼望就是幸福。

   幸福是理想追求的過程。一生有不同層級的追求,一生都在幸福中。


▲ 人生不是沒有遇到困難就是好,而是如何面對困難、解決困難。

▲ 高妙的境界要靠平實的衣食生活作基礎。

▲ 要為理想、人生而活,不要只為生活而活。

▲ 人要有目的、方向,附帶價值越多越好,沒有也沒關係。

▲ 有沒有追求到不重要,重要的是心動就要付諸行動。

▲ 讓別人有表現的機會是心的道德;給別人施也很重要。

▲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不想雜事。

▲ 所有最高的追求都要單打獨鬥。

▲ 三分飢寒更能貼近生命本質;一生要保持敏銳的感覺。

▲ 人不免有孤獨挫折,心理要健康、全面,要踏實勇敢。

▲ 承擔才是全人,困頓時特別能體會生命的本質。

▲ 不變的是真理,心靈隨時都可以成長。

▲ 每天空一點時間獨處,讓心靈清明,想一些人生的終極追求。

▲ 人有心靈上的欲求,在不安的情況下,心目中認為可助一臂之力的,可與你對話的是知

音。


▲ 如何能常常享有快樂?持盈保泰。

▲ 任何都是樂,只要腳踏實地面對。樂是不厭倦的喜悅、興味,要覺樂才能常樂。

▲ 要有情(好好生活)、理(維持好好的生活長久,要以理遣)。

▲ 要情中有理,理中談情。情理是互補的,要兼具、涵攝。

▲ 生活有理即有生機、生趣。

▲ 總和大於個別的和,情理相互交融有新的能量啟發。

▲ 人能節樂,才能常樂。

▲ 人最大的不同是自我節制;自我節制的人是做自己的主人;做自己的主人是自由。


▲ 心靈的活動、思考的活動不要交給習慣,就能活出自己。

▲ 知福→受福→惜福→有福→造福

▲ 給人家快樂是很重要的道德。

▲ 一時的辛苦可昇華為苦中有樂。

▲ 真誠本身就是一股力量。

▲ 心中常常有準備、認知,就不會手忙腳亂。

▲ 已經不會造成對我的困擾,超越不是逃避,是從更高層境上找到人生出路。

▲ 還有更重要的精神層面要我關心、注意。

▲ 不否定世俗價值觀,但世俗價值觀只是事實,不是終極目標所在。

▲ 自由心靈:知道自己要做什麼、將做什麼、能做什麼。


▲ 鍋裏不能煮清高。有很俗的生活才有雅。

▲ 讀書人可貴在理遣(以自己能控制的理智來排遣),不要壓抑,要自立自強自修自成。

▲ 人有無限的可能,看自己有幾分紮實的努力。

▲ 了解自己→接納自己→成全自己,便能發揮自己的特點。

▲ 在世間自己活很好之外,要幫助別人活得更好。

▲ 明心才能見性。

▲ 了解什麼是可使力的,什麼是不可使力的。


▲ 價值不是價格。

▲ 精神的回報才能超物質價格而成為永恆。

▲ 凡是物質的享受如果超出自己相應的對象,是自我折磨。

   相應(能力可做得到) 的負擔是一種幸福,有負責才有價值。

▲ 講理是心平氣和的講。

▲ 溫柔敦厚是人最可貴的。

▲ 讀書、做人都要安好心。

▲ 要用同理心來對待環境。

▲ 距離是美感的藝術。
▲ 不要把垃圾倒給別人也是心的道德。


▲ 騎驢何時該下要有智慧。

▲ 講誰就要像誰 ,如此才易入。

▲ 憑藉的東西越少,負累越輕,自由越多,自主性越強。

▲ 凡是人生,可以出現最好的,也可以出現最壞的。

▲ 任何事存最大希望,但也要有最壞打算。

▲ 快樂不決定於外在條件,決定於你的心態。

   →要會換一種眼光、態度來看事情、想事情。

▲ 對外在事物的好惡心、分別心不要太強、太絕對。

▲ 人生像拋物線。處於舒泰、貧窮的不二法門是隨遇而安。

▲ 珍惜每一個階段、遭遇、情境。


▲ 一點堅持就是一點負累;一點負累就是一點風波。

▲ 不拒絕新的東西。

▲ 真實生活的安頓容易,如果能由心靈安頓,外在環境不會有多大衝擊。

▲ 要常與自己對話,自己能把持即是對得起自己。

▲ 師不在五倫中,因為師兼有五倫。

▲ 奮鬥、勇敢向前。有絕對不做的事,亦有絕對不放棄的事。

▲ 用精神的力量克服物質上的惡劣,把阻力化為助力。

▲ 一個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。


▲ 記重要概念,詩的重要句子才是會讀書。

▲ 讀古人的心要感受氣氛,不然會太單薄。

▲ 從心靈境界上原爭,對人沒有傷害,又可提昇自己。

▲ 詩歌主要的是感受。

▲ 讀詩要讀人,一切創作都源自於人,道德的成就也是創作。由人來了解作品。


▲ 讀詩要讀情趣、意趣。

▲ 能夠做到美是情意的真。

▲ 任何有生命的東西,一首詩,一曲樂章都是有感而發的。

▲ 把歷史人物安排在他應有的時空座標上,他就會再活過來。

▲ 讀書要讀感動,要讀有感覺。

補充兩句:

「最深的感性從最深的知性來。」

「理在情中,人把情調好,理就出來了。」

引自:[散文]陳義芝˙別後消息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lysnoopy 的頭像
flysnoopy

荷包蛋的憂愁與喜悅

flysn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