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引用自此
剛剛逛無名網誌發現的訊息
還記得2007年和小王子還有和芳跟逸豪去了兩次
當時說2010年9月「忠僕號」就要退役了
也說不會再來臺灣了,所以把握機會就去看囉
因為路線改變的關係,它今年又來臺灣囉
錯過今年這次應該真的沒有機會去看它了(除非出國看啦

所以有興趣的人要好好把握阿~~~
以下是維基的簡介:
忠僕號建造於1914年,
是一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可為現仍運作中的最老郵輪,
也被稱為「世界最大的海上書坊」。
該船計劃於2010年9月正式退役。
忠僕號於1914年8月22日下水,那時候她稱為「麥地那」(Medina):
一艘蒸氣貨輪,她的處女航是從紐約載洋蔥到德州的加爾維斯頓,
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國補給船。1950年,
她又重新命名為「羅馬號」(Roma),改裝為客輪,
船艙可住287船員和694乘客,用來搭載移民從義大利到澳洲。
1952年,又再一次更名為「佛倫卡C」,
並於1959年整修由蒸氣引擎改為柴油引擎,
成為豪華觀光郵輪,航行於南美洲和地中海沿岸,
船上有畫廊、賭場、餐廳、泳池和戲院,可讓345名乘客入住。
最後在1977年,這艘郵輪在送去廢鐵場半途存活下來,
並由德國非營利慈善機構「好書共享」(Gute Bücher für Alle)
慈善事業購買。經過整修過程,
最後這艘船成為現在的「忠僕號」,
泳池和賭場改裝為會議室和書室。
並於1993年在南非開普敦進行大修,
更換船上的電力系統及70公里長的電線,
此大修工程由世界各地的志工到南非進行。
1998年再進行大修更換部份老舊設備。
忠僕號現為國際性差會「世界福音動員會」
(Operation Mobilisation International)的事工之一,
船員是來自超過50個不同的國家共320名的義工。
三大使命為:為民眾傳送知識(Knowledge)、
提供援助(Help)及帶來希望(Hope)。
由上面的簡介可以知道,忠僕號秉持著「好書共享」的信念,
愛看書的孩子不會變壞,
他的三大使命:為民眾傳送知識(Knowledge)、
提供援助(Help)及帶來希望(Hope)也令我感動。
忠僕號上擁有6000多本中英文書籍,包括各個領域,
而船上的船員來自各個國家,
都是無給薪的服務志工,GBA從1978年開始營運忠僕號,
過去31年中,它已經訪問了超過104個國家呢!
簡單說一下我上次參觀的經驗
首先要早點去喔,因為人蠻多的,大家都想把握這難得的經驗
所以太晚去的話,排隊是難免的,我當時也有排隊,
排了一個多小時吧。
不過,在排隊等待上船參觀的時候
會有一些表演,像是小丑、樂團演奏或是彩繪等等
由於船上的工作人員來自世界各地,
所以也會有各國工作人員的小攤子
有一些物品可以參觀
還有服裝可以自己穿戴拍照
船上也有海上書展,除了書也有一些紀念品
我覺得買平常比較少見的英文書籍應該不錯
船上也有賣簡單的食物
我把它這次的參觀資訊也貼上來囉
大家可以找有空的時間、地點去參觀喔
書展開放日期、時間:
高雄港: 4月3~28日
花蓮港: 5月1~12日
基隆港: 5月15~28日
星期二~六:上午10:00~晚上10:00
星期日、一:下午2:00 ~晚上10:00
清潔費:NT$10 元 (12歲以下免費,需成人陪同)
相關資訊:
忠僕號官網
忠僕號blog
維基介紹忠僕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