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不得不說慈濟真是佛心來的學校
把考題公佈在網頁上
所以沒去考還是可以做做題目XD

※請依序作答,並標明題號

 .字形、字音測驗:每題0.5分,共20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字音測驗:在劃線國字的上面注出正確的讀音。

1.
:()
2.菜:()3.州路:()4.詩人:()5.坐擁皋:()

6.舞:()7.牙咧嘴:(   8.珍惜友()9.嗜酒成:()10.事有蹊:()

11.貫鐵路()12.導款:()13.不馴:()14.鳩工材:()15.膠工業:
()
16.大醉:()17.踧踖不安:(    )18.公行:() 19.瀣一氣:()

二、    字形測驗:寫出注音符號部分國字的正確寫法。

1.ㄒㄧㄠ首示眾:()2.群蟻附ㄕㄢ:()3.鶼ㄉㄧㄝˊ情深:()4.怙惡不ㄑㄩㄢ:() 
5.絕不寬ㄉㄞˋ:()6.焚膏繼ㄍㄨㄟˇ:()7.ㄍㄥˇ短汲深:( )8.敝車ㄌㄟˊ馬:( )9.龍ㄒㄧㄤ虎視:()10.老驥伏ㄌㄧˋ:()11.處以罰ㄏㄨㄢˊ:(  12.南蠻ㄐㄩㄝˊ舌:(  13.永矢弗ㄒㄩㄢ:(  14.養ㄩㄥ遺患:(  15.探ㄗㄜˊ索隱:(  16.浪費公ㄊㄤˇ:(  )。17.ㄓㄨㄥ斯衍慶:( )18.熊ㄆㄧˊ入夢:( 

19.ㄔㄨㄣ萱並茂:(  20.ㄐㄧ志以歿:( 

貳.單一選擇題:請選出最正確答案。每題1分,共10

1.下列是一首現代詩,請依詩意選出排列最恰當的選項:  「高處必定風勁,敢站出來  (甲)要等風起,才能霍霍地招展(乙)平靜的日子不動聲色(丙)敢露天屹立,就不怕孤立(丁)就不怕風險,風聲  鮮明的本色,誰說孤掌難鳴?」(余光中--旗)(A)丁甲乙丙 (B)乙丁丙甲 (C)丁丙乙甲 (D)丙乙丁甲 

  2.下列是一節現代詩,請依詩意選出排列最恰當的選項:「在早年,弓馬刀劍本是/比辯論修辭更重要的課程/(甲)所以我封了劍,束了髮,誦詩三百(乙)子路暴死,子夏入魏(丙)自從夫子在陳在蔡(丁)我們都悽惶地奔走於公侯的院宅/儼然一能言善道的儒者了……(楊牧--延陵季子掛劍)(A)丙丁甲乙(B)丙乙丁甲(C)丁丙甲乙(D)丁丙乙甲 

 3.作者寫作時,透過某個人物的觀點來敘述事情稱為「敘事觀點」。如洪醒夫〈散戲〉:「秀潔從人與人之間的縫隙裡望過去,看到紙煙上那一點火光在他臉上一閃一滅、一閃一滅,那蒼老憂慮而頹喪的神情便一下鮮明起來。」作者經由「秀潔」而非「我」本身的觀察來描寫金發伯,稱為「第三身觀點」。下列文字採用此種敘事觀點的選項是:(A東風不來,三月的柳絮不飛/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/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。B晉太原中武陵人,捕魚為業,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。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;漁人甚異之。C我注意到,牠其實並不是完全靜止,正一刻不停地搓動著細細的足部。這種動作令我記起小林一茶的俳句。D妾髮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。郎騎竹馬來,遶床弄青梅。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。  

4.下列敘述,錯誤的是(A)「人老去西風白髮。蝶愁來明日黃花。」與「五月漁郎相憶否?小楫輕舟,夢入芙蓉浦。」都有好景不常,人生易衰老之感慨(B)《孟子》:「流水之為物也,不盈科不行;君子之志於道也,不成章不達」與《禮記》〈學記〉:「良冶之子,必學為裘;良弓之子,必學為箕」,均在強調為學當循序漸進(C)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與「相看兩不厭,只有敬亭山」,都呈現了主觀心意與客觀環境的自然綰合(D)「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,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」與台語歌曲望春風:「聽見外面有人來,開門給看覓,月娘笑阮憨大呆,被風騙不知」,都在描寫因過度的期盼而造成錯覺。(註:「給看覓」─看一看。「阮」─我。「憨大呆」─大傻瓜)

5-6為題組

儒家者流,蓋出於司徒之官,助人君順陰陽,明教化者也。游文於六經之中,留意於仁義之際。祖述堯舜,憲章文 武,宗師仲尼,以重其言,以道最為高。孔子曰:「如有所譽,其有所試。」唐 虞之隆,殷 周之盛,仲尼之業,已試之效者也。然惑者既失其精微,而辟者又隨時抑揚,違離道本,茍以譁眾取寵。後進循之,是以五經乖析,儒學浸衰;此辟儒之患。(漢書藝文志 諸子略序)

5.「辟者又隨時抑揚,違離道本」意謂: (A)乖辟之人喧擾不定,失去根本之道 (B)偏邪的人與俗浮沉,遠離正道的本源 (C)逃避的人起伏不定,遠離根源 (D)恬淡的人逃離俗世,不與人爭。

6.「祖述 ,憲章 ,宗師仲尼,以重其言」「以重其言」意謂: (A)加重說話的分量,使其更具說服力 (B)用它來加重說話的可靠性 (C)用這些方法來提高自己學說的重要性 (D)加重這些說話的分量以提高自己的身價。

7-8為題組  

子曰: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亦各從其志也。故曰:「富貴如可求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;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」「歲寒,然後知松柏之後凋。」舉世混濁,清士乃見。豈以其重若彼,其輕若此哉?「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」賈子曰:「貪夫徇財,烈士徇名,夸者死權,眾庶馮生。」同明相照,同類相求。「雲從龍,風從虎。聖人作而萬物覩。」伯夷、叔齊雖賢,得夫子而名益彰;顏淵雖篤學,附驥尾而行益顯。巖穴之士,趨舍有時若此,類名堙滅而不稱,悲夫!閭巷之人,欲砥行立名者,非附青雲之士,惡能施於後世哉!(節錄自史記伯夷列傳)
7.下列「 」中詞義的解釋,何者有誤 (A)「執鞭之士」:衛士 (B)「雲從龍,風從虎」:物以類聚  (C)「青雲之士」:德高望重之人 (D) 「附驥尾而行益顯」,其中「驥」乃比喻孔子

. 8.由本段文章敘述,可知史公史記的目的之一為何?  (A)使亂臣賊子懼  (B)為巖穴之士立傳  (C)為閭巷之人立傳 (D)嘉許與自己同道之人。

9-10為題組

   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,所排擊剝割,皆眾理解也。至於髖髀之所,非斤則斧。夫仁義恩厚,人主之芒刃也;權勢法制,人主之斤斧也。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,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,臣以為不缺則折。胡不用之淮南、濟北?勢不可也。(節選自賈誼治安策一)

9.依本文之意,賈誼認為:(A)解剖牛隻比施政更加困難 (B)諸侯需要擁有權勢法制 (C)對諸侯要多施仁義,少用法制 (D)治國必須順隨時局,人君不可徒恃仁義。

10. 下列「 」中詞義的解釋,何者有誤 (A)「所排擊剝割,皆眾理解也」意謂:所用的切割法皆眾人所能理解的技法 (B) 「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」意謂:每天解剖十二頭牛,刀刃也不會鈍 (C) 「胡不用之淮南、濟北」意謂:為什麼不繼續對淮南王濟北王施行仁義 (D) 「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」意謂:諸侯權勢過大,難以統御。 


.翻譯:
請將下列各題畫線部份文句改寫成語體文。12分,共10

1.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;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
2.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

3.君子之於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。義之與比。

4.可以賞,可以無賞,賞之過乎仁;可以罰,可以無罰,罰之過乎義。過乎仁,不失為君子;過乎義,則流而入於忍人。故仁可過也,義不可過也。(節選自蘇軾 刑賞忠厚之至論

5.今之世,不聞有師;有輒譁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後學,作師說,因抗顏而為師。世果群怪聚罵,指目牽引,而增與為言詞。以是得狂名。(節選自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lysnoopy 的頭像
flysnoopy

荷包蛋的憂愁與喜悅

flysn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