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大河人生》人道關懷火苗 寫成憂國詩篇

現在十五歲的少年,應該剛升上高中,正忙著玩社團、談戀愛。十五歲的鄭愁予,生逢戰亂,剛寫下人生第一首詩;也跟著大學生上街頭呼口號反戰。

十五歲的鄭愁予,少了青澀靦腆,多了幾分憂國憂民。

鄭愁予說,自己這一代人年輕的時候,離五四運動不遠,歷經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,「所以還會想到國族命運」。他目前在金門技術學院教書,觀察到現代年輕人很少想到這些民族大義,他建議現代年輕人想「大」一點、「要多一點感動的力量」。

但鄭愁予也沒有跟年輕人脫節。談到歌手周杰倫的中國風歌曲火紅,詩人微笑說:「周杰倫在唱中國風的歌曲前,應該先來讀讀我的詩。」

十五歲的鄭愁予,從北平附近門頭溝煤礦遊覽回來,寫下「礦工」這首詩:「當你一生下來,上帝就在你掌上畫下了十字」。

這首初試啼聲的作品,讓他有了「詩言志」的體會———一種可以直接、強烈表達人道關懷的創作工具:「詩不是說謊言的擴音器,也不是作偽的宣傳」,「它抒發了我的性情」。

「人一開始是詩人,就很難改變秉賦」,寫了一輩子詩,鄭愁予覺得「詩」已經內化成自己的「氣質」;這股氣質是對人類的關懷、對社會的批判,也是評價一個詩人的基本標準。

鄭愁予也將對國族、生命的關懷付諸行動。他在高一、高二時已是學運成員。當時國共內戰,民不聊生,很多同學輟學。

年輕人將憤怒投向政府,加上左派影響,「當時八成大學生都是站在反政府的立場」。不像五四運動的口號:「外爭主權,內除國賊」,詩人十五歲時在街頭呼喊的口號更迫切、更實際:「反內戰、反飢餓」。

鄭愁予回憶起六十年前的往事,一幕幕景象彷彿黑白紀錄片般歷歷在目;那股人道關懷的火苗,在詩人心中一燒就是一甲子,燒成了彩色的舍利。

【2009/03/22 聯合報】

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5/4803238.shtml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lysnoopy 的頭像
flysnoopy

荷包蛋的憂愁與喜悅

flysn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